很多人都在问我怎么年入百万,我都会让他看完褚时健的传奇……
xumeng0032021-01-114
这段时间,临安微信和公号后台,总是有一些读者问我:当然,我也知道大部分人看完就和没看一样,甚至还气急败坏质问我:但是人生就是这样,同一个老师教有的进了清华有的去了专科。(没有冒犯专科生的意思,只是举个例子)曾经,他被称为改革开放以来最成功的企业家,把破落的地方小厂打造成创造利税近千亿元的亚洲第一烟草企业,为国家贡献的利税至少1400亿。当众声沉寂,劫波度尽,耄耋之年的他,东山再起,成为甜橙大王身家几十亿,又一次引来万众注目。然而对一生跌宕沉浮,他却始终不肯多言,只是说:我希望人家说起我时,会说上一句:他一生故事很长,但总是绕不开两样事物:红塔山香烟和云冠甜橙。
其实,临安高中就有看过《褚时健传》,对褚老传奇一生充满敬意。那时的我和现在的我,对未来还有很多很多的幻想,还会做很多很多的梦。
美团创始人王兴说,他自己的粉丝有很多,但他的偶像只有一个,那就是是褚时健。关于褚时健的故事一直流传于江湖,他的人生既有大起大落,又有大喜大悲。当你追寻褚时健的命运轨迹,你会发现木心先生所言极是。1942年,父亲在外地做生意时,被日机炸成重伤,病体残喘一年后,留下妻子和六个儿女撒手西去。在那个民不聊生的年代,他很小就经历了父亲去世,也曾亲眼看着弟弟被扔进河里。14岁的少年一天劳作18个小时,常忙到不知日暮月升。1954年,26岁的褚时健在玉溪地委宣传部担任干部科副科长。有一次,他去所属县听取汇报时,县文教科长反复提到一个名字——马静芬。
后来他了解到,这里的文教工作推进缓慢,主要是因为这个马静芬在捣乱。他来到县文教科长嘴里说的这所小学,给现场所有人讲了国家当前的大好形势,也暗示了教育队伍中存在一些“不良分子”。他突然提高声音:“我们这里有个叫马静芬的......马静芬你站起来。”
褚时健第一次见到和自己一样,倔且有生命力的女孩儿,还那么年轻漂亮。他瞬间哑语,紧接着说了一句:“你的问题,我们会后单独谈,现在继续开会。”
就这样,他认识了比自己小4岁的马静芬,也是和他一起共抗命运的妻子。是的,在当时大环境下,老公被打成右派,妻子为了自保,一般会离婚。可是马静芬没有,不仅没有,还带着孩子去了褚时健劳动的农厂,陪着丈夫干活喂猪,不离不弃。自他少年起,他就不断品尝命运的无常无情,怎能不知晓命运的规则高高在上,却从不给人答案和谜底。“很年轻时就知道,把每一天安排好,就是对人生负责任,想的太多,没有任何意义”。
这成为贯穿他一生的态度,无论面对怎样的风浪和苦难,他一直都是承受,坚忍,埋头苦干,不问归途。“如果提前了解了你所要面对的人生,你是否还有勇气前来?”《无问西东》里这一句台词,令很多观众都忍不住泪崩。1979年,褚时健接手玉溪卷烟厂,出任厂长,那年,他51岁。与玉溪卷烟厂结缘,对于褚时健来说,是幸事,也是不幸。和这个国家的许多人一样,他之前,尝尽了艰辛,被蹉跎多年。已到天命之年的褚时健,希望在这人生新的一站上,实现他希望的,最简单,也最厚重的:他的辉煌与陨落,骄傲与耻辱从此与这片土地一生交缠。褚时健来之前听说了卷烟厂的情况,可见到了还是心里一惊:烟厂厂区内有成群的鸡鸭到处乱跑,烟丝,散支烟遍地都是。1980年,云南省一次大规模的香烟评吸会上,他们精选的红梅烟,专家只吸一口就给了评语:辣,呛,苦。十多年间,这个暮气沉沉的烟厂,在他治理下,成为亚洲第一、世界第三的“红塔帝国”,随便找几个数字也是让人心里一惊。1990年代中期,玉溪卷烟厂年创造的利税达200亿元以上,占到云南财政收入的60%,相当于400多个农业县的财政收入总和。在高档香烟市场中,红塔山的年销量超过国内所有的香烟品牌,占据了80%的市场。1995年,北京名牌资产评估事务所发布了《中国最具价值品牌研究报告》,红塔山以320亿元的品牌价值高居榜首。排名第二的长虹为87亿元。很多人感慨:这不是烟厂,而是印钞厂,不同的是印钞厂的面额100,烟厂200。他自然也获得了一系列荣誉,云南省劳动模范、全国劳动模范、全国“五一”劳动奖章获得者、全国优秀企业家、全国“十大改革风云人物”等称号聚集一身。褚时健一个人跑到街上,一个星期不睡觉,把厂里的烟一根根拿出来请人试吸,以至于警察把他抓起来了。五十多岁的他为了和工人一起抢修锅炉,连续3天不眠不休,工厂第一个到的永远是褚厂长。在很多老员工的记忆里,最艰难那几年,褚时健除了出差,几乎天天都在车间待着,就为了改进香烟口味。是一次次起贷款,设备,跑断腿,磨破嘴,一次次立下“军令状”。红塔山品牌价值超过400多亿,为国家创造税利991亿,褚时健也被称为“中国烟草大王”。
毫无疑问,褚时健是一位商界奇才,他若生在另外一个环境里,以他的能力,大概率会成为像洛克菲勒、松下幸之助、李嘉诚这样的顶尖企业家。
1995年3月,一封信来自河南三门峡的检举信让玉溪卷烟厂一片哗然。
该信反映河南洛阳的个体烟贩林正志勾结三门峡烟草分公司,通过行贿而取得卷烟指标。他们被从家里带走时,褚时健时正在香港出差,朋友怕他回去恐怕会面临危局,劝他暂缓行程。多年之后,褚时健都记得1995年那个寒冷的冬天。专案组打来电话说,褚映群在河南洛阳监狱自杀,只留下有两行字的遗书。得知消息的那一刻,叱咤风云半辈子的褚时健当着律师的面一度失控痛哭。他拉着律师的手,哭着说,“姑娘死了,姑娘死了,死在河南,自杀了!”第二句话满是悔恨,“是我害的我姑娘。姑娘早就说叫我退休,可我一直想着多干干,把我们厂再做大一点。白发人送黑发人,这大概是褚时健这辈子最大的憾事了。不久后,也就是1996年1月,红塔集团召开董事会。但有更多细心的人发现,一直喜穿灰色西装的褚时健,那天一身黑色。除此之外,除了更多的沉默外,任何人都不出他有丝毫异样。云南省红塔集团原董事长褚时健严重经济违法违纪案,经过联合调查取证,已取得重大突破。褚时健被控和红塔集团其他几个领导人以私分形式贪污公款355.1061万美元,褚时健得款174 万美元。
开庭那天,辩护律师马军特意穿了一身雪白的西装,他说了足足有一个半小时。“玉溪卷烟厂17年税利总额991亿,17年全体干部职工分配为5亿,褚时健个人17年的全部合法收入总和为80多万,个人收入比例是十万分之一。他17年的全部合法收入,甚至赶不上一个影星一次广告的收入,赶不上一个歌星两次出场费。”
1999年1月9日,判决出来:因有坦白立功表现,褚时健,无期徒刑。王石说,多少年过去,他都清晰记得那一幕:褚时健头型一丝不苟,非常整洁。很多年后他说:我预估过好几个刑期,从没有想到是这个。年少得志,壮年失势,中年因为卷烟厂一飞冲天,却在一夕之间跌落谷底。原本要在牢狱中度过余生的他,却没有被击垮,积极表现获得了减刑的机会。2002年,褚时健因为严重的糖尿病获准保外就医,可以在老家周边的区域活动。我不知道当他重新站在那片土地时,那片曾赐予他无数光辉荣耀的土地时,他内心会有怎样的感慨。我想起了路遥《人生》的结尾,男主人高加林在折戟沉沙后回到故乡,抓起了两把黄土,热泪盈眶的呼喊:这一次他选择了一个最需要花时间和精力的行当:在家乡的山丘上种橙子。几十年,他历经大起大落,命运兜兜转转,仿佛又回到了原点。
一个70多岁的老人,在征服了“红塔山”之后,又想征服一座“哀牢山”,所有人都在持观望态度。著名企业家王石曾经拜访过褚时健,他都不胜感慨的讲到,那位76岁的倔强老者,指着才一尺多高的小树苗,兴致勃勃的和他谈四五年后橙子挂果时的情形。当时褚时健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,要做搞到最好,于是给自己的橙子取名“云冠”,云南的冠军。后来,你知道了,它是中国的冠军。
真正的英雄本色,不是在最高处时的春风得意,而是最低处时如何逆风翻盘。王石第一次上哀牢山的时候,褚时健正在找人修水泵。这个76岁的昔日烟王穿着一个发灰的白色大汗衫,蹲在地上认认真真和一个水管工砍价。其实,这让王石颇感震动的一幕,不过是褚时健日常生活的冰山一角。
再后来,偏远寂寥的哀牢山也顿时成为万众瞩目之地,很多人奔赴那里,很多人都以朝圣般的心态对他。也不过是在花芽现蕾时,要用0.2%的磷酸二氢钾+0.15%的硼砂喷花。也不过是,在盛花期,根据花量每株补施氮肥70—100g;也不过是第一次胜利落果结束后,要用30—40ppm赤霉素保果;也不过是在70%以上的树开始第二次生理落果时,用50ppm赤霉素保果。
如果还想知道,从900亩荒山秃岭到万亩良田,橙子从口感不好到24:1的黄金甜酸比,这些简单的数字背后有多少次试验,失败,又蕴含着多少更繁细的数字,多少脚步,汗水,多少次夜不能寐…..没有飞跃,没有立地顿悟,没有灵光乍现,只不过是从来都如他所说:我比较笨,但是下功夫。
在无法用数字表述的背后,有多少次弹尽粮绝,多少次起死回生?一座红塔山,足以让世人仰望,一条玉溪河,又有谁能够逾越?巴顿将军曾说:“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准,不是看这个人站在顶峰的时候,而是看这个人从顶峰上跌落低谷之后的反弹力。”
褚老真的做到了。
你可知他这一生走过的绝境,迈过的雄关,共计有多少个?
哪怕是我已经如此认真的看完了他一生,我依然无法想象,经历了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、大饥荒、反右斗争、特殊十年、改革开放、身陷囹圄、80岁再创业等事件的这位老人,曾经有过怎样的煎熬和焦虑、光荣与梦想。这串在褚橙庄园墙上的数字,概括了褚时健跌宕起伏的一生。84岁,褚橙大规模进入北京市场,创造“褚橙”商业神话......
前年,有媒体去云南采访褚时健,当时问到了一个忌讳的话题:“褚老,你希望留给自己的墓志铭是什么?”时年90岁的褚老缓慢而坚定地回答了五个字:“褚时健,属牛。”想想他跌宕起伏,不曾停歇的一生,这五个字,怎么读来,都有无限的辛酸。他身上,有一句话几乎被人用滥,可我也实在想不出更好的话:人是不可以打败的,你可以把一个人消灭,但你就是打不败他。哦,不,准确来说我已经好多年没有感受过那种庞大的命运了。我只是还记得自己常常做梦,梦到读高中那会儿,梦到我在教室里小心翼翼读《褚时健传》。梦到那时候三点一线的琐碎生活,梦到晚自习放听力前学校广播总是播那首《光辉岁月》,梦到我们站在教室走廊虔诚看天的年少光景。那种美好不是无忧无虑,不是没有菜米油盐,而是对一切都充满希望的样子,好像只要努努力,什么都能够得着。觉得好难,好难啊,那种无论怎么努力都徒劳的感觉真的好绝望。那时候,褚时健的橙子树刚刚种下,王石问他,这些树大概什么时候能挂果,褚时健说,大概要六年。说真的,你有没有被褚时健那句风轻云淡“是啊”触动到,他永远都不怕来不及,永远那么笃定,朝着自己的路走。曾经我太急功近利,觉得自己这么牛逼恨不得马上让全世界知道。也常抱怨命运,总唠叨如果不是因为大号被封,现在早就是头部大号了。我不再相信了,我常常对身边人说,是社会把我们这些真正有才华的人逼到没有路走了,这个社会就是不公平的你看那些傻逼号买粉丝刷阅读量, 在这个操蛋的社会里努力还有什么意义?可是一想起褚时健的故事,我真的没有脸再说这些话了。在强者面前,年龄不是问题,行业也不是问题,什么都是不是问题。拼命对他而言更像是生活的必需品,是与生俱来的天性。这些年我看了很多文章,写的什么“寒门难出贵子”,写的什么阶级停止流动,写的什么社会黑幕,写的什么不相信努力了。在那个大时代里,在那些庞大的命运面前,以褚时健为代表永不言弃的勇士,他们一生为国为民,最后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场。可即使最后被磨得血肉模糊,也只是拍拍身后尘土,没有抱怨命运,东山再起。可我们呢,这辈子碌碌无为,走着轻轻松松的路。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,从来没有为一件事拼命去坚持过,却口口声声说着命运亏欠于我。可是真正被生活逼到绝境的褚时健,却一次也没有抱怨过。你看,文字真的太轻了,我用寥寥笔墨便试图轻巧描绘他传奇的一生,总觉得承载不起这么厚重的故事和人生。
吾唤李临安,文能曰武能日,一个99年出生的武汉大学生。 我这样的少年啊,见黑天便是星月夜,见青光便是艳阳天。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joqng.com/40015.html
相关文章
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