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唱得再好听,也救不了他的油腻”
↑↑↑
《乐队的夏天》第二季开播,真.神仙打架。
上次蝉主写过的五条人,是“塑料感”的惊喜。
对于他们的淘汰,确实可惜,但给舞台留下了磨灭不去的笑声,也是另一种晋级。
而其中另一支被淘汰的乐队,可就走得没这么“体面”了。
水木年华。
对,就是我们的青春记忆中唱《一生有你》的老牌乐队水木年华。
看到他们来参赛,其他乐队都表示难以置信。
出道二十多年的成熟乐队,写出无数经典歌曲,霸占了大多数80、90的青春。
但,一轮游就被淘汰了。
为什么?
因为被骂“油腻”和“无聊”。
因为怀念青春
他们被骂油腻
《乐队的夏天》舞台上,水木年华带来了一首《青春再见》。
但表演完后,专业乐迷只给了4分,一人拥有2分,也就是说仅有2人给他们投了票。
最终一轮游,水木年华因为票数过少而被淘汰。
马东问为什么没给水木年华投票?
其中一位专业乐迷评价:“这种中年人的油腻,根本打动不了我这种23岁的年轻人。”
此时大张伟闪烁着问号的小眼睛,也是蝉主听到这段话的表情。
我不懂。
唱首歌怎么就成油腻了?
接着,又有一位专业乐迷点评:
“觉得有点无聊,四十多岁的人还唱青春再见,不知道他们来这儿是干嘛的,这个舞台应该留给一些年轻的新乐队。”
这两位专业乐迷的话连起来理解,潜台词就像是在说:
“都一把年纪了,还怀念青春,油不油腻?有啥资格跟年轻人比?”
不要杠蝉主过度解读,他们的评价传递出来的就是这个意思。
有一说一,对于专业乐迷的低分,我也理解。
水木年华的表演是青春、有感动,但确实在众多实力强劲、风格独特的乐队中不够突出。
对于表演,可以说普通,可以说歌没新意,可以说效果一般。
但嘲讽别人不配唱青春,甚至指责“油腻”,这过了。
舞台上的感情是真挚的,对音乐的热爱是认真的,作品的用心也是有目共睹的。
就像大张伟说的,出道多年的成熟乐队,还愿意站在台上被评论被批评,这份勇气就值得欣赏。
只是以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身份怀缅青春,就被劈头盖脸扣上“油腻”的罪名,有点太冤了。
用“油腻的中年人音乐”这样的评价来定义一个用心演出的作品,实属太坏。
认真做音乐的人凭什么就不配和年轻人同台竞技?不能怀念青春了?
水木年华的出现,也曾是一代人的青春。
弹幕上,有这样一句愤怒的评价:“我们的青春,居然被一群不知道是什么的人评论。”
音乐不在乎年龄,在于用心。
中年老炮也有权利讴歌青春,这不是年轻人的特权。
油腻更不是中年人的特定标签。
对不起
中年老炮也有权利发射魅力
被批油腻上了热搜后,摇滚老炮郑钧老师激动开麦。
还是那句。
作为专业乐评人,不从专业的角度评论,而是带着偏见指责表演者的年龄,这个态度有失水准。
如果说四十多岁还讴歌青春是油腻。
那踩着拖鞋就来录节目、在镜头里四仰八叉躺着睡、嘴里叭叭的五条人,得油腻过头了吧?
马赛克乐队主唱夏颖,一言不合就打架,打输了还哭,哭了被安慰让打回去,却卖萌委屈说:“我爱你怎么舍得打你?”
三十多岁的脆弱“嘤嘤怪”不得用强力去油洗洁精了?
这些老炮乐队,妖娆的有,卖萌像孩子的有,严谨的有,不羁任性的有。
那不是装,是自我本性的表达。
五条人是随性,马赛克是开心,木马是梦幻,重塑是严谨,水木年华是暖心。
每支乐队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,每个中年大叔都可以是极致迷人的“老男人”。
可上了台,一首歌曲的演奏,就被判下了“油腻”罪名。
发现了吗?
虽然大多数人都在肯定他们上节目的勇气和态度,但没多少人对他们的作品做出正面回应。
淘汰后的采访,看似不忿,但更像是在安慰自己。
前浪推后浪的娱乐规则里,中年过气明星不甘落后地赶趟,谦卑参与却只剩“油腻”警告。
中年人的处境好像有点进退两难了?
欢迎后浪崛起
也尊重前浪迟暮
这几年,油腻这个词高频出现。
不用蝉主举例,你一定都能叫出几个代表人物。
然后,从镜头里延伸到生活中,就成了某些不修边幅、自恋自大的中年男性的特指形容词。
后来,爹味出现后,两者合体更是油感爆炸。
确实,部分中年男性在公众面前的群像有些糟糕。
大腹便便,饭桌上唾沫比桌高,自恋耍帅尬撩妹,跟他理性讨论,他的os是:我要我觉得不要你觉得。
水木年华被批油腻、年纪大不是整件事最本质的矛盾。
而是这件事透露出的“年龄压制”。
很多时候,油腻这个词里感觉到的是对中年人的恶意。
事实上,油腻这个词的确是因中年男性而起。
用来形容那些油腔滑调,不修边幅,邋遢不堪,没有真正的才学和能力又喜欢吹嘘的中年人。
但这些评判标准里,有行为、谈吐、自制力,不关乎年龄。
油腻是让人排斥的缺点,但年龄不是人身攻击的武器。
就像节目里白皮书乐队主唱说的:“老人也可以做新的音乐”。
但关键题是,老人做出的“新”,以什么样的姿态才能被接受?
“中年人被年轻一代批油腻”这种冲突,大多体现在年龄差距带来的代沟上。
而这种代沟从年轻一代对某些生活习性、言行举止的嫌弃,到对老派价值观的不认同。
最后演变成,中年人在努力靠近年轻浪潮时的吃力和格格不入。
所以朴树去到《明日之子》,说:“我不想固化自己,想和年轻人交流。”
水木年华是曾经的青春,只是放到如今已火候不足。
代沟是存在的,隔阂携带的不入流是存在的,只是年龄不应成为扳倒一切的榔头。
爹味不是中年的标签或专属嘲讽,油腻也不应是随口就出的粗暴贬义。
残酷的事实是,世界永远是讨好年轻人的。
可以不看好格格不入的中年组合,但应敬佩他们与后浪同行的勇气。
期待后浪崛起,只是也别嘲笑前浪迟暮。
“泛油腻”的贬义和年龄压制的指责,一样都有失“尊重”的前提。
憨憨大叔朴树在线
点击“在看”获取
我们专注于人类脑洞开发的事业,对艺术作品、潮流文化、网络热点进行野鸡式播报,在毁灭你的人生观、价值观同时,向世界传递我们的虚情假意。
【未经许可 | 禁止转载】
投稿、媒体、商务合作
”
/ 推 荐 文 章 /
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