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港姐”太丑被全世界群嘲,我居然有点开心
↑↑↑
著名的香港小姐惊吓选美大赛又来了,一年一度如期而至。
“选丑大赛”
“闹着玩的颜值”
“什么妖魔鬼怪”
因为硬件“质量”每况愈下,港姐选美早就变成了一场全民吐槽大会。
要说吐得最狠的,港媒的嘴无人能敌。
这场全民狂欢,怎能缺席。
“港姐”回归
港媒的毒舌如期而至
论对港姐的吐槽,香港媒体从来都是走在时代前沿。
有道是,港媒的毒嘴,蜇人的蜂尾。
首先迎面向我们走来的是一号佳丽,她的特长是长得像《宠物小精灵》里的小刚?
见鬼了,还真是越看越像,脸型和微笑的弧度相似度宛如同胞兄妹。
什么cosplay雌雄同体
香港记者到底去哪找的这么像的照片?按空格键得摁到手抽筋吧
叫人家肿胀宫雪花,航空母舰也就算了,emoji表情是怎么回事能解释下?
直接给人家P成包青天就真的很过分了
不得不说港媒的想象力实在丰富,单看一张图就能YY出职业背景。
比如“楼下给小学生补习的辅导老师”
或者是“接幼儿园的孩子放学,却误闯电视城的家长”。
不过这位选手素颜上阵,也是勇气可嘉。
每一位佳丽,都势必安排得妥妥当当。
终于万众期待,这几天,经过初试和复试,14强已经诞生了。
说句实在话,这届水平虽没到天花乱坠也还算过得去,起码比脸盲连连看的网红强出那么一点。
只是再也找不到一个像当年一眼就能迷惑众生的袁咏仪李嘉欣。
每一年的港姐,选美也好抨击选丑也罢。
兜兜转转,最终都会回到缅怀70到90年代那批“绝色香江”的港姐们。
那些绝色美人曾经是那么地,惊艳了我们的时光。
明星制造机的港姐传奇
谁赢过最大一把?
先放一张图镇镇场。
从1973年TVB接手举办第一届至今,港姐已经走过了46个年头。
“美貌与智慧并重”的选拔口号为当时的香港打开了美貌的新世界。
港姐的选美史,可以说圆了无数天真少女的“乌鸦变凤凰”的梦想。
1988到1991年,是香港小姐的巅峰时刻。
随着当时香港经济与影视的飞速发展,用百花齐放来形容当时的港姐盛况都不过分,选出来的港姐佳丽们个个气质出众,美得各有千秋。
那时候,港姐有两个称号,“上层社会的捷径”和“明星制造机”。
当时港姐们的人生轨迹不是嫁入豪门,就是风靡影视圈。
1977年香港小姐冠军朱玲玲,开创了“选冠军是选老婆”的先河,成为了“史上港姐嫁豪门第一人”。
不过,现在大家应该对她的另一个称呼更熟悉——郭晶晶的婆婆,霍启刚就是她的儿子。
在夺冠当晚,她就被霍英东之子霍震霆看上,20岁就嫁入大富豪霍氏家族,实属人生赢家。
左一为朱玲玲,是真的漂亮
1988年,李嘉欣摘下冠军和“最上镜港姐”两个桂冠,“双料女王”“港姐中的港姐”可以说揽获所有名气和彩虹屁。
香港当时流传着一句话“最富不过李嘉诚,最美不过李嘉欣”。
不说虚的,美貌是真的很能打。
戴上后冠,李美人顺利踏入娱乐圈。
奈何演技实在不过关,更被吐槽“美则美矣,毫无灵魂”,只能接一些花瓶角色,经营美貌。
可能也意识到自己在娱乐圈难有建树,李美人开始转攻富豪情利场。
她的情史比她演过的电影还丰富,从大才子倪震到富商刘銮雄,最后嫁入许家豪门。
虽稍显跌宕起伏,但最终也还是手捧名利当上富太太。
如今偶尔出来露个脸,也依然能登上娱版头条。
如果说此前的港姐只有美貌唯当“花瓶”,那李嘉欣之后的港姐,“美貌与智慧并重”这句口号喊得一点不虚。
1991年,毕业于美国南加州大学机械工程系、当过NASA见习工程师的郭蔼明摘得港姐桂冠,成为历届“学历最高港姐”,美国大学双硕士学位。
长得好看,学历高就算了,说话好听情商也高,因为太会说话,那年还特地为她设了港姐史上唯一一次的最佳谈吐幽默奖。
真是恃靓行凶又一人。
之后也是进军娱乐圈,塑造了许多经典荧幕形象,后来就与“热心市民”刘青云先生喜结连理,如今结婚20年,两人依旧恩爱如故。
与郭蔼明同届的,还有当年芳龄17的季军蔡少芬。
17岁的少女卜卜脆,用在蔡少芬身上再合适不过。
明眸皓齿,一颦一笑,楚楚动人。
20年前的渣像素也挡不住娘娘的美貌。
当选后蔡少芬也选择了拍戏这条道,但因为母亲的赌债蔡少芬在演艺这条道上走得甚是困难,而爱情比起“人生赢家组”港姐也来得崎岖。
不过最终是苦尽甘来,年轻时是TVB当家花旦,如今在娱乐圈依然风生水起,和张晋的爱情更是圈内佳话圈外狗粮。
怎么能不提上一届的冠军袁咏仪,简直美得不可方物。
想必那个时候的靓靓早就把张智霖的心收得服服帖帖的,这样的尤物谁不动心?
哪怕最后折桂的佳丽们,没有前三甲的荣誉,弯道超车,黑马崛起的例子也不少。
白娘子赵雅芝,性感玉女钟楚红,当时都只获得了第四名。
而用一袭红裙和咬牌就能时隔20年依然夺下虎扑女神冠军的邱淑贞,因为整容疑云被退赛,影视圈关于她的传说依旧惊艳。
美人迟暮,传奇不褪,时代则一直在向前。
大家疑惑,以前的港姐,像邱淑贞退赛坐在台下鼓掌都能掀起一片浪,为何现在就算拿了冠军水花也不贱一点?
于是有人说,现在的港姐怎么一届不如一届?
“出道即巅峰”,近几年的港姐确实水花不大。
但是港姐实惨还是我们觉得她们应该惨?
46年港姐兴衰,谁是最大赢家?
不同时代背景下,人生际遇标准的差别注定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。
只能说时代给了港姐抨击,也给了美貌更广的变现渠道。
那些“美貌与智慧并重”的姑娘们,有了更多的选择。
从神坛跌落
香港失去的不止是港姐辉煌时刻
香港曾有过这样的说法:“最能代表香港的,不是尖沙咀的钟楼,不是太平山的老衬亭,不是海洋公园,也不是大富豪夜总会,而是香港小姐。”
选出一个冠军容易,成就一个港姐,在这个时代已经不易了。
以前港姐是荣誉、光环,是香港的名片,是多少男人心中的白月光。
而对于现在的参赛佳丽们,参加港姐选美更多像是“美团一次性体验套餐”。
就算拿到前三甲,体验过后觉得不好玩,就挥一挥衣袖用完即弃。
比如2008年的港姐冠军张舒雅,夺冠后不久就递交了病假单,说自己身体不好,无法承接香港小姐的各项工作,中华小姐和环球小姐的选举也拒绝参加。
结果却被媒体拍到经常出入各种社交场所轰趴聚餐,还对朋友宣称其实自己没病。
TVB被气到直接罢免她冠军头衔,禁止她一切圈内活动。
不过张小姐似乎并无多大影响,还耸耸肩对媒体直言反正自己对拍戏也没有兴趣。
2012年的季军朱千雪,当选后则是跑去了学习进修自己,现已获得法律博士学位。
高颜值美女大律师的称号,在这个年代听着的确比港姐含金量高。
2017年冠军雷庄儿,获得桂冠后,觉得港姐的工作太辛苦,于是选择放弃香港小姐光环回到加拿大生活。
以前港姐的标签是“嫁豪门”“进娱乐圈”“乌鸦变凤凰”,现在的女性指向标是“女人要做自己的豪门”。
除了内核质量的下降,外部环境也要为港姐的“跌落”背一部分锅。
2014年曾有港媒曝光,因为经济不景气,TVB给港姐的底薪是7000港币/月,一签就要签7年。
7000港币折算人民币也不到7000块,比内地一般上班族还惨,何况还在寸土寸金的香港,难怪那么多港姐要逃。
当高光时刻不再,下滑变成必然。
港姐选美是,港片没落也来得很快。
港姐的巅峰时期的行情是,还未出道就有一堆电影等着她们开机。
一年365天,当时香港电影一年的出品量就超过300部。
而随着TVB的“没落”,港片辉煌时代的远去,所能提供给港姐们的资源和支撑力也在缩减。
内陆崛起,日韩入侵,越来越多的香港演员纷纷北上拍戏赚钱录综艺,香港娱乐圈的地位和号召力已大不如从前。
港姐的变迁,就藏在香港的浮沉背后。
在对颜值和实力要求苛刻的年代,仅靠美貌去征服市场愈发显单薄。
改变命运的方法千万种,美貌最捷径也是时效最短那种。
美人从来没有消失过,不是港姐变丑,而是选择变多了,对美的定义也更多元。
当港姐从神坛“跌落”,反过来想想难道不是一个好的信号?
有独立思想的姑娘们,漂亮从来就不是她们的唯一筹码。
留住美人惊艳时光
我们专注于人类脑洞开发的事业,对艺术作品、潮流文化、网络热点进行野鸡式播报,在毁灭你的人生观、价值观同时,向世界传递我们的虚情假意。
【未经许可 | 禁止转载】
投稿、媒体、商务合作
”
/ 推 荐 文 章 /
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