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再说中国没有拿得出手的恐怖片了!
↑↑↑
说起国产恐怖片,你有什么想说?
“不想评论”“无F可说”“我以为看的是喜剧”“还不如我自己做的噩梦有趣”
观众老爷们对国恐片的失望着急程度可能连国足都望尘莫及。
知乎上推荐的恐怖片,基本没有国恐片的容身之地,就算有,也大多都是香港电影。
至今依然还能想起被《孤岛惊魂》支配的恐惧,哦,还有2。
豆瓣上打一星的网友,据说都是给杨函数的凶器打的,起码真实。
这些网友怎么回事?一点都不严肃还开小车闯红灯。
国产恐怖片近几年的表现的确不尽人意,看下面的评分就知道有多被嗤之以鼻。
天朝之大,我们真的就没有拿得出手的恐怖片了吗?
偶然的相遇,蝉主发现了一部良心剧作,豆瓣评分7.9。
一口气看完后,意犹未尽,不敢相信,这是国恐片?
也许这次,国产恐怖片有救了。
《不思异:电台》,是部狠剧。
细思极恐,才是高级恐怖
《不思异:电台》,一部绝对脑洞,细思极恐的短剧。
一共有12集,每集7-8分钟,短小精悍,浓缩精华。
在这之前,2017年的《不思异:辞典》,是“不思异”系列的大儿子,走的同样是悬疑惊悚风,每集只有3分钟。
作为二胎的《不思异:电台》在时长和剧本上都做了改进,讲故事能力和制作上都比第一季更精良。
讲了12个大开脑洞的故事,彼此独立,又暗线相连。
有网友评论:“细思极恐,才是高级恐怖”。
这部剧没有恐怖片吓人三连,但不瞒大家,蝉主是全程把电脑推至3米开外,捂着眼睛眯着缝看完的。
女生不建议晚上一个人观看,请在男朋友(单身的盆友请脱单再看)的怀抱里一起观看食用更佳。
(以下内容有轻微剧透,但不影响正餐食用)
第一集:只能活一个。
这名字听起来平平无奇,也就一般恐怖片的吓人套路。
于是放大胆子看下去,以为是一般的杀人游戏,谁知“只能活一个”是“我和我自己”。
看不懂?看不懂就对了。
女主跟闺蜜小蓝去野营,去砍柴时,发现闺蜜死在了森林里。
吓得女主立马跑回河边,小蓝却好好地在生着火。
以为是幻觉,继续回到森林去砍柴,第二次看到了竟然是自己的尸体!
可自己明明还好好地活着,正惶恐思考着,突然发现闺蜜站在自己身后...
里面的人物、时间和空间线比复联4还绕,没有点过硬的逻辑推理能力和骂自己蠢的心理承受能力的盆友,劝你三思后再看。
哪个才是真闺蜜?只能活一个,谁能活下来?谁想杀掉你?
想让我们思考什么?是不是有点刺激。
再说一集蝉主12集里私心较喜欢的。
第三集:美杜莎病毒。
美杜莎都知道,希腊神话中的蛇发女妖,只要看过她眼睛的人就会变成石头。
在这一集里,“美杜莎病毒”是一张图片,这个病毒被发现是因为这张图片总是打不开。
更诡异的是,每点开一次图片,时间就流逝了5分钟。
后来才发现,是自己手机设置了5分钟黑屏间隔,5分钟一到手机黑屏男主才醒过来,时间也消失了5分钟,而监控里的自己在这五分钟内则像是被施法定住一样。
注意右下方时间
这时间异象不吓人,更吓人的是走廊里街道上所有人都定住了,一动不动。
而最吓人的是,他们的眼睛共同看向同一个地方——那张“美杜莎”图片。
而这张图片每个人手机里都有。
这不是黑屏,真的有图片,认真看
而且细节也做得很棒,去掉片头,你看完第三集的时间也刚好是5分钟。
导演想表达什么,聪明的你肯定猜到了。
有小伙伴问,恐怖吗?先打个预防针。
如果想要追求视觉上的感官吓人,那鬼屋可能会更符合你要求,看完背脊发凉、心里发怵,解剖黑暗才是《不思异:电台》最恐怖的地方。
一切的铺垫都是为了结尾的不寒而栗。
讲好故事,比形式重要
有夸就难免有踩,写完这篇文章时再看豆瓣评分,已经从7.9滑落7.5。
有网友吐槽“网剧风太浓不高级”“有些梗都老掉牙了”“某些演员的演技还能再尬点吗?”
也的确,服装道具不严谨,场景也来来去去那么几个简陋的房子,拍摄上要跟大制作比那肯定是粗糙。
但如果你知道这个剧照穷到要众筹资金才能继续拍,甚至还要借钱,会不会对他们理解一些?
这个剧组有多穷?
演员的重复使用率可能比可回收垃圾还高,因为同一个演员出现次数太多,导致导演有时也会串戏。
甚至穷到导演和化妆师都要亲自上阵充当演员。
化妆师兼职演员,还要给自己化妆
导演身兼多职
但总体来说,瑕不掩瑜,讲好故事比形式重要。
好的悬疑惊悚片不是靠妖鬼蛇神、血腥、和白眼球,氛围的营造和好的剧本故事才是本质。
但光有创意是不够的,能把一个点子扩展开才是最难的。
起码这点上,《不思异:电台》个人认为能打合格以上分数。
每个剧集,看得出创作团队的用心,七八分钟里塞满了脑洞也放进了思考。
第二集《人生修改器》,开头是校园青春偶像剧,中段是励志奇幻剧,以为要说一个有得必有失的故事。
怎知结局再次大反转,抛给我们的思考是这个世界的幕后黑手,世界瞬间变得陌生可怕,细思极恐。
第十集《寻隐者不遇》,全程文言文字幕,是最难看懂也是最具有独立个性的一集。
蝉主就不剧透了,如果你看过“南柯一梦”或“烂柯人”的典故,你应该会对这集很感兴趣。
最后4:3变全景,黑白变彩色那一幕真的有创意了,也非常有味道。
内容是个老故事,但影像表达很像样。
还有第九集《减肥口服液》,明明90斤不到还要拼命减肥不吃饭的女孩子,蝉主认真建议你们去看一下,“皇帝的新衣”比肥胖吓人一百倍。
有网友嘲讽,“故作高深,故意装成是高智商短片,故意拍的让人有点看不懂,然后要看几遍。”
让你看几遍,他们的目的不正是如此吗?
虽然明显低成本制作,外观包装上还有待加强,不过在国内同类型的影视剧作品当中算是相当良心了。
一昧地踩,真的就能激出好作品吗?
用心的作品,咱们给个鼓励分不过分吧?
给了“四处甩锅”的所谓国恐片
一记响亮的耳光
国内观众对于国产惊悚片恐怖片一直颇有微词,国内此类型的电影水平也确实不行。
有人说讲个笑话:国产恐怖片。
去年美国的《寂静之地》在北美收刮约合20亿人民币的票房,即便在恐怖片不景气的中国,也卖了2.2亿。
日本的《摄影机不要停》低成本制作,也卖了过亿票房,棒子国也有《昆池岩》这样票房和口碑俱收的作品。
香港“半路出家导演”麦浚龙前几年执导的《僵尸》,更是打破了香港传统的僵尸片,捧回一堆奖项。
在几乎所有地区的恐怖片市场如火如荼地火热发展时,国产恐怖片低迷到极点,没有一席之地。
有八成的人觉得国产恐怖片=垃圾,剩下的两成,根本就不看恐怖片。
知乎上有个国内恐怖片导演,在“中国大陆为何拍不出优秀的恐怖片?”问题下写了一篇回答。
篇幅很长,真情实感。
但通篇看下来,想表达的只有一点——因为钱、制度各种限制,不让拍。
该导演回答截图
有个网友的回复也是很硬气了,反正蝉主很服气。
围观勇士的回答
硬性条件限制是一部分原因,但也不是粗造滥制四处甩锅的借口,更不是乱塞情节糊弄观众的藉词。
是不能拍?还是拍不出?
拉屎不出怪茅厕,不是聪明人的做法。
你“在看”吗?身后有没有人?
我们专注于人类脑洞开发的事业,对艺术作品、潮流文化、网络热点进行野鸡式播报,在毁灭你的人生观、价值观同时,向世界传递我们的虚情假意。
【未经许可 | 禁止转载】
投稿、媒体、商务合作
”
/ 推 荐 文 章 /
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