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半夜看这种重口味片,你肯定顶不住啊!!!
↑↑↑
炎炎夏日,海边沙滩,最能代表夏天的是什么?
吹着空调吃小龙虾?大树荫下哈冰棍?还是看今年新鲜出炉的乐队的夏天?
不,如果你跟蝉主一样是个土生土长根正苗红的中国人,你该知道:
无烧烤,不夏天!
去年一部《人生一串》用各种块头的油脂香溢的烤肉,赚足了所有人的口水。
今年这部对广大胖子毫无怜悯之心的“吃播纪录片”,《人生一串2》带着大坨大坨的肉又回来了!
《人生一串》可以说是网友唯一认证的“中国本土深夜食堂”。
最好吃的烧烤不在你家楼下,在这部片子里。
这部片子有多过分?隔壁小孩都馋哭了!
来,和蝉主一起入烧烤坑,从此渐肥是亲友。
人间堕落指南——大口吃肉,烤鱼配酒
先来看看第二季的概念预告片,感受下肉的精彩。
再来看看这让人步入“自我放弃绝路”的海报。
一眼望过去,目光所及之处,都是肉,肉,肉。
B站,我劝你善良。
作为一部美食纪录片,“食物”必须是重中之重,《人生一串》一直致力于——
把肉拍出快乐。
温馨提示:点好外卖再来阅读本文。
第一集打头阵的,先是洛阳马坡村二旦家烤鱼的精彩。
有多精彩?
这位一看就知道没少来消费的圆脸小哥,是这样感慨的:
“烤鱼配酒,法力无边”
吃了二旦的烤鱼,不敢说你的普通话能比摸仙煲游乐王子强,但来多几回,这个小哥的头围也许就是你参考的榜样。
想吃到正宗的烤鱼,正确姿势你得get,可不是起筷落筷入口这么简单。
“吃烧烤必须在外面,屋都不能进,桌子必须是这样的,椅子必须是塑料的”隔壁戴帽子的小哥义正言辞道。
二旦大叔的魅力除了烤鱼,还有让人疯狂的烤全羊。
手撕羊腿的快感,是口水四溢的想吃。
看到这焦黄酥脆的羊皮了吗?
我在现场,我是那把剪刀。
甘肃兰州,除了闻名世界,全球连锁的兰州牛肉面,羊肉串的精彩你也要知道。
马老板的烧烤店,是兰州的夜宵宝库。
“想要让逛夜市的停下脚步,就要把烧烤店,变成夜宵宝库”
——马老板的加法运算。
烤肉师傅撒盐的姿势和用量,看得出来马老板家里确实有矿。
从“一年吃掉3650只羊”也能看出,马老板这个男人实属不简单。
家大业大,烤起羊肉串来才有足够的底气和豪迈。
数量和质量才能成为马老板的夜宵宝库发家之道。
说到烧烤,东北怎么能不拥有姓名?
提问:在沈阳,一个人适合吃什么?
野生美食家杨老傻给出了他唯一的也是最完美的答案——烤鸡架。
这鸡架,闻一闻就上头。
正当杨老傻大快朵颐,向镜头抒发“深夜一个人吃鸡架”的浪漫和满足时,在门外烤鸡架的斌哥在烟熏火燎中扔来几句话——
“一个人来吃都是神经病
他要是没有病的话
他晚上一个人跑来吃什么饭,不回家睡觉啊”
吃段子长大的东北人果然名不虚传,如此耿直又可爱的斌哥,这个朋友蝉主交定了。
而且还有这么一手烤鸡架的技艺,这个男人,该死的甜美。
《人生一串》除了把食物拍得好看,还有各种大口吃肉的近距离特写,肉的快乐就是要吃给你看!
吃烤串
啃鸡翅
连皮带肉滑入嘴
很过分。
大半夜看这个,这谁顶得住啊!!
还没烤熟就被抢光了的烤鱼,起筷不如上手的烤全羊,啃出排骨味的烤鸡架,还有大葱和肥肠最佳拍档的葱肠等,隔着屏幕你都能感受到它们的召唤。
江湖气,烟火气,这才是中国最接地气的“深夜食堂”。
《人间堕落指南》——穿上大睡裤,踩着人字拖,露天烧烤台,塑料桌椅凳,约上三五老友,开始堕落吧。
“人均朱广权”
鬼才文案,又骚情又皮
看过第一季的朋友,都知道,《人生一串》的走红除了流口水的各种烤肉姿势,百万级鬼才文案才是它的骚气内核。
第一季著名的脑筋急转弯——“为什么长得黑”
更是被网友称为“文案界的方文山”,“人均朱广权”也是个响亮的江湖名号。
第二季文案一如既往地延续了第一季的高水平,单押双押三押随处可见,亦正亦谐,皮中带稳,严肃中又略有活泼。
四个字概括,又骚又皮。
吃烤鱼时的旁白:
“气氛,会让人释放坦诚。
而味道,也会让人语无伦次。”
论如何中场过渡外加煽情又不伤感地结束:
“烤羊让人迷醉,烤鱼也颇有滋味,鲜味佐酒,你会感到一丝安慰”
“趁着热闹,多来几位,这么大的院子不能浪费”。
花生酱烤鸡翅,在这里就是一场“疑车无据”的暧昧缠绵:
“鸡翅让花生酱久等,为的是相逢一刻的缠绵。
每一次轻轻舔舐,都是油脂之间的再次碰撞,激发出双倍的甜香。
最后撒上芝麻,让香味具有了颗粒质感,增加了入口的味觉情趣。”
烤鸡架可不是一般的菜品,它的意义绝不亚于白切鸡于广东人:
“烤鸡架,是重工业金属精神的长子
带着老工业独有的浪漫,对于孤独的治愈力量,难以想象”
“正如泥煤味于威士忌,焦炭烤出的烟熏味,也正是沈阳老炮的工业怪癖”
如何介绍老板?得从老板娘说起:
“于是,两口子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家庭组合,二哥收拾羊,二嫂收拾二哥”
介绍食客,也是下了功夫别出心裁:
“烤一只老鼠需要三十分钟,等待美食的时间里,噻哥很忙。
打牌,划拳,打扫卫生,以及,批评个别丢脸的本地人。”
上面紫衣服的男子就是噻哥,他批评本地人的前情提要是,他的本地朋友不吃烤老鼠。
除了调侃食客,讽刺观众这种事,导演也是毫无恻隐之心地做得出来的。
“往来交错间的老客人从小吃到大,而胡嗲却还是一如既往的,瘦”
想着看个“吃播纪录片”下饭,结果还受到了万点恶意伤害,这部片子对胖子真是一点也不善良。
不过,毒舌之外,煽情的路子,《人生一串》也是走心的。
大四毕业生的散伙局,旁白说到了心坎里:
“多年以后,当你感到生活不易,你也许会记得,那几位和你一起撸串的人,也把梦留在了这里”
旁白文案是鬼才,烧烤店老板们的“骚”话也是随时随地大放送。
“我烤肉不是烤肉,我是在玩;那你要是不会,你感觉烤肉在玩你。”兰州烤肉师傅在镜头前嘚瑟又骄傲地炫耀。
“干烧烤的谁洗澡啊,媳妇认不出我咋整?”沈阳烤鸡架的斌哥也为自己不洗澡的懒惰找了一个充分的好理由。
“为了我的客人,我宁愿在那边做个贱人”福建的烧烤店老板娘豪迈地说出这句话时,她没发现,老公在旁边停下了串肉串的工作。
“他吹牛*呢,他哪有那么多钱”在东北“羊枪炮弹”最大的军火商的小馆子里,一名喝高了的中年男人在拍着胸口“高谈阔论”,一家之主的老太太对着镜头早就看穿了这一切。
也许是吃了会说“骚”话的老板们烤的串,食客们的话说起来也一套一套的。
看破红尘不爱钱的东北大哥——
我不喜欢钱,我是真喜欢串儿。
喝了酒才华横溢的押韵狂魔——
青春献给小酒桌,醉生梦死就是喝。
鸡架配酒,越喝越有。
鸡汤大师哲学家——
你刚不赢生活就要接受事实,不是所有人都能当英雄。
我们就是平凡,但同时我们又是不平凡。
不拖泥带水的剪辑,节奏氛围的把控,音乐的完美衬托,与文案的融合,形成了这一道道
令人垂涎欲滴蠢蠢欲动的大餐。
以为这就够了?
没有弹幕助攻的纪录片,在B站是无法站稳脚跟的。
依然是那个被沈阳斌哥怒怼“一个人大半夜吃鸡架是精神病”的part。
斌哥话一出,满屏的哈哈哈代表了对食客的怜悯,也表达了“对不起,我还是很想笑”的歉意。
提到独属于西南交大学生的独一的烧烤摊,得意的男同学说:
“整个峨眉你看,这个地方谁知道啊。它就在一个山上就是学生的地方。”
弹幕:放心,现在全国都知道了。
当小羊们被抓起来运到各个烤全羊和羊肉串的烤炉前时,弹幕上一秒还是“你怎么可以吃羊羊”,这一秒就立刻变成:羊羊那么可爱,多放点孜然。
第二集的暗黑重口味料理,说到广西烤老鼠,结尾文案是:
崭新的世界已经开启。
尝一只烤老鼠你就能拿到门票,最风情的来宾已经向你张开怀抱。
那么问题来了。
你,
敢来吗?
瞬间满屏弹幕飘过:不敢不敢,对不起,打扰了。
其中还夹杂着广东人愧对自己身份的歉意。
自然,最不能少的是,“追星女孩的YY”的片头。
还有片尾充满仪式感的“多谢款待”。
烤肉的硬实力,能缓解焦虑。
大口撕咬着肉的快乐,是深夜的精彩。
急功近利的现代生活里,光着膀子,穿着“北京比基尼”的男人和洒脱豪爽的女人,撕着鸡架,嚼着大块肉,享受着深夜路边的那份得意和烟火气。
啤酒煮着喝,再放两颗枸杞,是他们不言而喻的秘密。
人生百态,一串人生:
中国人独有的情感家园和价值信仰
为什么看似“俗气,不够上档次”的《人生一串》会受大家喜爱?
里面的东北“烤鸡架”老板边斌哥烤鸡架边打游戏,甚至澡都不洗。
每个烧烤摊的环境更是和干净扯不上边,露天泛油的桌子,灰尘和二手烟混合入鼻。
甚至有人说,烟熏缭绕污染环境,也早就有专家出来站台“烧烤致癌”,可为何依然大受追捧,热度不减?
《人生一串》会火,在意料之中。
它的solgan,是致我们七荤八素的人生之欲。
它的初衷,是呈现生活本身的光怪陆离。
“真实,接地气”的基调,就注定它能走得更远走进更多国人心里。
它的镜头不精致不考究,随性得来又真,才是美食纪录片的功底。
不像《舌尖上的中国》精美挑剔,吃得满嘴是油,胡子也没刮的嘴巴特写,才是《人生一串》的描写手法。
《深夜食堂》更不用比了,从口碑到内容,很显然泡面的“阳春白雪”败给了烧烤的“下里巴人”。
塑料座椅,签子酒瓶,路边暗巷,才对得起“深夜”二字。
路边摊、走鬼档、身怀绝技的烧烤师傅,才是深夜路边的精彩。
甭管天南地北,重口味是夜宵的统一气质。
长夜漫漫,唯肉作伴。
“烧烤的江湖,每一刻都有新人涌现,而肉,是永远的主角”
《人生一串》讲的不仅仅是烧烤,人生,才是主题。
每一个小摊的前世今生,每一个老板的故事,每一个食客寄托的情感,每一块肉承接的食欲,都是火辣辣的生活。
就像旁白说的,“几串烤肉,一杯美酒,才是平凡热辣的市井人生。”
烟火气前,你我都是卸下了防备的觅食者。
谁也别瞧不起谁,因为烧烤摊前,人人平等,谁都油腻,也不准插队。
【在看】肉肉?
批准你,吃吧吃吧不是罪
我们专注于人类脑洞开发的事业,对艺术作品、潮流文化、网络热点进行野鸡式播报,在毁灭你的人生观、价值观同时,向世界传递我们的虚情假意。
【未经许可 | 禁止转载】
投稿、媒体、商务合作
”
/ 推 荐 文 章 /
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