搞臭娱乐圈第一人,这次我真骂不出口
↑↑↑

娱乐圈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。
想要检验一个热点够不够火,先看看于正有没有出来“发声”。
这不,前段时间国内漫画家“old先”就在推特上发了一组中国古风混搭主题的插画,在外网引起韩服vs明朝汉服的争议。
原本是件“小圈子”的事,结果不嫌事大的于正又出来加了把火。
先是转发了许凯身穿明朝汉服的微博。
随后又为国出征,去ins发了一组中国古代服饰。
并配文:“韩国在明朝时就是中国的属国,服装都是沿用明朝的!”
由此拉开了中韩网友的隔空骂战。
虽然这一波正名我国传统文化的操作获得全网赞,但他大多数时候,都是一位“惹是生非”的主。
于正,江湖人称“死丫头”,知名微博“小作文写手”,一个人能撑起一个豆瓣组,一个集“黑”与“红”于一身的矛盾体。
一个编剧能做到比剧还火,放眼国内,除了“凡尔赛文学”初代王者的郭敬明,也只有于正有这待遇了。
娱乐圈的烦人精
凭什么让人又爱又恨?
看到这,娱乐圈边缘人士可能要问了。
于正,到底是什么人?
不了解,没听过的朋友别着急。打开微博输入“于正”两个字,你就能获取上热搜的最新财富密码。
#于正怼#
#于正INS#
#于正朋友圈发文#
#于正警告造谣者#
……
总结出来就是一条:没热点?那就学会自己造热点。
爱碰瓷,爱蹭热点。
作为国内外社交平台骨灰级玩家,前不久刚在绿洲发绿茶图内涵赵露思。
完事还不忘在微博说赵露思缺心眼儿,但不是功利者。
锤也锤了,夸也夸了。
当事人怎么回复都不对,这才是茶艺的最高境界,建议茶艺界人士都来好好学一学。
最近也没闲着,因为“孟子义”事件,在朋友圈发小作文狠批“全员都是道具,仿佛导演一个人在演”。
最后被人截图,指出是在暗讽郭敬明……
这波啊,这波是编剧界的卧龙凤雏。
事件刚发酵,于正又赶紧在微博写小作文。
倒也不是为了圆回来,只是单纯谴责恶意截图的人。
仅仅一个月,就靠着十几条热搜把自己送到舆论中心。
论营销,还是于正会玩。
怼天怼地。
如果说王思聪是娱乐圈的第一纪委,那于正就是娱乐圈的第一键盘侠,见谁怼谁。
粉丝?怼!
日常微博互动的画风是这样的。
就连自家签约艺人?也是照怼不误!
爆料小能手。
如果说前面这些都是趁一时口快,那么对明星的爆料环节,就是我等吃瓜群众喜闻乐见的。
除了碰瓷怼人,爆起料来也是一把好手。
不仅爆自家艺人赵弈钦李浩菲的恋情。
就连周冬雨主演的《幕后之王》被爆出片酬过亿,也要以业内人士的身份爆料大部分明星收入几千块。
最后,再推一波自己的新剧,瑞思拜~
好家伙,要不是有个幼儿园文凭,差点就信了。
一组陈年老瓜吃下来,除了给营销号冲KPI,其它真没什么作用了。
深处舆论中心,终将被舆论反噬。
真真假假在他面前已经不重要了,吃瓜群众看个热闹,他获得了关注度,谁也不亏。
偏执和拧巴的矛盾体
是对外界敏感的伪装色
碰瓷?怼人?爆料?黑红届的一介翘楚?
看到这些标签,如果你以为于正就是一个“不要脸的烦人精”,那就大错特错了。
一句“我从小就不在意别人怎么看我”,是他说过最大的谎言。
老师觉得他不出色,不够合群,在学校自卑。
于是处处争第一,给卫视写栏目剧,成为班里最能赚钱的。
因为胖而自卑,于是在微博上晒减肥食谱,汇报减肥进程,一个月瘦了20多斤。
被自己捧红的女艺人嘲讽,会伤心很久很久……
入行当编剧,于正一直在输出,对工作细节的把控更是几近偏执。
面对大众的质疑,一年写九十集剧本。
因为戏的资金“不足以支撑我的梦想”,于是把自己从上一部剧赚的买房钱,都投到下一部戏里。
然而由于投资方的计算问题,最后只回了个本,房却买不起了。
惨还是死丫头惨。
他不敢睡觉,害怕一睡觉灵感就会消失。
一天说近四十万字,随时和演员讨论演技,对微信同事发飙等一切令身边同事抓狂的行为……
只为面对媒体能痛快的怼一句“我气死你”,“我收视第一就可以了”。
《鬓边不是海棠红》豆瓣8.1,《凤囚凰》豆瓣3.6……既能拍出烂片,也能打造精品。
除了爆款,伴随他的还有抄袭风波。
2014年,琼瑶正式起诉于正《宫锁连城》抄袭《梅花烙》,于正虽然否认抄袭,还反讥琼瑶是一个“小家”。
在琼瑶的举证和其他同行的声讨下,于正最终还是败了诉,被判公开向琼瑶赔礼道歉和500万的赔偿款。
在《吐槽大会》上,宋方金矛头更是直指于正:
“编剧真的没时间自杀,刚想跳楼,一开手机发现郭敬明又又抄袭了,于正又又又抄袭了,直接脑淤血犯了,被气死在自杀的路上!”
一面是对工作的偏执,一面又是对抄袭的放纵,于正,就是这么一个极端矛盾又拧巴的人。
因为太在意外界对自己的评价,所以对自己足够狠。因为太敏感,所以备受痛苦驱动。
他不是一个追求物欲的人,但对名利,却始终抛不下。
他太希望别人注意到他,对他刮目相看了,所以早早的给自己的世界设定好了一套完整的系统。
你说我不行,我就偏要做给你看。不是做给自己,而是做给每一个质疑他的人。
这所有的一切,这都是源于他对认同的无限渴求。
我们可以带着好奇去接近他,但永远无法改变他。
别让于正成为
娱乐圈新的“财富密码”
虽然在编剧界“臭名昭著”,被观众不齿,但于正打造爆款的能力却毋庸置疑。
从《宫》、《美人心计》,到《延禧攻略》,从白莲花到黑莲花,于正用一个个爆款把自己送上了国内编剧的金字塔顶端。
同时,也捧红了杨幂、赵丽颖、林心如等一系列大花。
不过,让人迷惑的是,捧红了这么多人,编剧与艺人之间非但没有“伯乐与千里马”的其乐融融。
反而陷入剪不断,理还乱的是非纠缠。
在于正捧红人的案例里,一定少不了杨幂。靠着《宫锁心玉》里的晴川,一跃成为国内最炙手可热的流量大花。
之后两人便没有了下一次合作,本该是好聚好散的剧本,于妈摇了摇头,不,我的剧本我做主。
于是某一天,写下小作文《红人》。并表示“愿你的人品和修养跟你的成就相匹配,仅为了写这句话给你而已!”
虽然故事的主人公是“小丽”,但最后还是没能逃过网友的火眼金睛,被人破解出是在暗讽杨幂。
因《美人心计》换发事业第二春的林心如,随后又拍摄《倾世皇妃》。
由于打着《美人心计》原班人马的旗号,引来于正的不满,在综艺中各种阴阳怪气指责林心如忘恩负义。
前脚说陈妍希的小龙女是他“最喜欢的”、“百分百满意”、“不悔的选择 ”……
后脚又在微博隔空喊话Baby,当初因为生病没能出演 《神雕侠侣》,是他最大的遗憾....
???
翻书都没您打脸的速度快。
就连当初力捧,“我的骄傲”、“我心里的底线”永不女二的袁姗姗。
最后也只能沦落到评论区“玩梗”的下场。
不难发现,和于正合作过的女演员基本上都会处于一种尴尬的地步, 合作时捧得有多高,合作结束后就会踩的有多低。
时不时还来个两级反转,真的有点吃不消。
捧得了人,却留不住人。所有的这一切,只不过是死丫头拿来炒热度的工具人罢了。
下一个是谁,我不知道,但肯定还又下一个。
于正是一个很矛盾的人,我们无法用“好”和“坏”去判定他。
作为编剧,光是抄袭不认错这点,就足以一生黑。
作为商人,他无疑是成功的,懂得营销自己,捧红了不少明星。
他深谙流量带来的好处,对市场的熟稔和年轻观众群体把控,让他构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古装帝国。
他太知道自己要什么了,身处娱乐圈,他需要获得关注,需要为自己吆喝。
但说白了,于正这样有野心的“烦人精”,本质上是“流量至上”的悲剧,就像一剂猛药,宜外敷,不宜内服。
当把炒热度,碰瓷换流量成为习惯,我们甚至会慢慢开始怀疑,商业运作是否需要用道德来约束?
黑红是娱乐圈快速通往流量的捷径,没错。但一昧的投机,谄媚于流量,只会让自己沦为捧流量“臭脚”的一员。
打铁还需自身硬,否则再多的“为国出征”,也洗白不了抄袭、碰瓷的事实。
拜托,不要让“于正”,成为娱乐圈新的财富密码。
点亮“在看”
别让他再说话了
我们专注于人类脑洞开发的事业,对艺术作品、潮流文化、网络热点进行野鸡式播报,在毁灭你的人生观、价值观同时,向世界传递我们的虚情假意。
【未经许可 | 禁止转载】
投稿、媒体、商务合作
”
/ 推 荐 文 章 /
相关文章
- 比起中国娱乐圈,日本艺人也太敢爆料了
- 范冰冰被罚9亿,才不是崔永元害的
- 黄子韬这么拽,怎么在娱乐圈混?
- 今年娱乐圈,怪事特别多。
- 看完爽剧《延禧攻略》,觉得很空虚
- 欧阳娜娜Vlog播放量上千万,我竟然又喜欢上了她?
- 让美国人痴迷的翘臀,中国人为什么觉得恶心?
- 因为“偷”了一条裙子,她成了娱乐圈耻辱?
- 用句黑话讲,英国女王就是英版景甜啊。
- 娱乐圈变坏,是从明星不读书开始的。
- 娱乐圈明星洗白,敢不敢不这么“幼稚”?
- 娱乐圈有多脏,易烊千玺就有多干净。
- 越骂越火,他才是娱乐圈未解之谜
- 看了女星陪睡视频,中国娱乐圈真的太畸形了
- 星闻|娱乐圈大瓜不断,“五开29杀吃鸡纪念日”仍被铭记
- 《延禧攻略》只会给你一个夏天的记忆
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