还没火就被骂上热搜?他可真厉害
↑↑↑
这两天,有消息传出:挪威青春剧《SKAM》(《羞耻》)确定翻拍中国版。
这部火遍全球的《SKAM》,目前已经翻拍过法国版、德国版、荷兰版、意大利版、西班牙版、比利时版、美国版,基本都大获成功。
而传说中的中国版,还没拍就已经被骂上了热搜。
网友们每个毛孔都写满了拒绝,吐槽得不留情面:
“滚!!!”
“敢拍我就敢骂。”
“拍出来全季马赛克吗?”
“又有很多人的房子要塌了。”
“国内根本拍不出来,何必呢?”
“整天想着抄爆款,就是这样国内才拍不出好剧。”
…
有粉丝向《SKAM》的挪威原版导演及编剧求证,结果发现人家压根儿就不知道中国要翻拍这回事:
这下大家骂得更凶了:“没授权叫翻拍?抄袭。”
看又纯又欲的美少年接吻,
我为什么高兴不起来?
让大家“胳膊肘往外拐”的《SKAM》,到底拍了啥?
这部高分神剧,有点像捧红了尼古拉斯·霍尔特的英剧鼻祖,《SKIN》(《皮囊》):
《SKAM》也是一部聚焦高中生的青春教育片,每一季主题都不同。
其中第三季的主题是LGBT,豆瓣评分9.6,92.6%的观众给出五星好评。
两个漂亮得像雕塑一样的男孩,眉来眼去:
一笑八颗牙,眼睛里有星星,甜起来不要命:
在这里,可以解锁《美少年接吻的100种姿势》。
有不负责任,撩完就跑的”渣男吻“:
有在试探中彼此靠近的,唯美的”电梯吻“:
有热恋期,见面时磨人的”摸脖子吻":
有夏日标配,清凉解暑的“泳池吻”:
连冷战吵架,都可以“一吻泯恩仇“:
E神和小天使,赏心悦目的同时,尽情释放着青春的荷尔蒙。
如果说挪威的原版是不可亵玩的白月光,那法国版《SKAM》就是一朵灼人的红玫瑰:
水土不服?不存在的。
挪威版自带北欧特有的,清清冷冷的滤镜,拍的又欲又纯;法国版既致敬了经典,又保留了本国特色,浪漫得不像话:
这题材和尺度,中国能拍???
《想见你》记得吗,”玫瑰少年“王诠胜充满勇气的那个吻,在内地版里被剪得干干净净:
男男不ok,男女也不可以嗷(谁让主角们都穿着校服呢):
吻戏不能拍,那给大家表演一个“帅哥吐烟”?
骚凹瑞,这个我们也做不到。
不止有 早恋、抽烟、同性恋,《SKAM》还拍了 吸毒、女权主义、校园暴力、宗教信仰...
这些话题,我们到底能拍啥?
题材、剧情、尺度、选角、文化差异...
从各个方面来说,中国版《SKAM》都大可不必。
让我们再来看看这部改名为《叛逆》的“中国版《SKAM》”:
“面对生活、友谊、爱情的多重暴击,青春期的少男少女,该如何通过这考验...“
满满的求生欲,让《叛逆》不敢叛逆,把故事背景搬到了大学。
廉价的人物简介和疼痛青春文风,让蝉主有一瞬间的恍惚,以为自己在玩剧本杀:
“...但他却不知,自己的恋情会被一枚避孕套彻底摧毁。“
碰瓷、蹭热度,明目张胆。
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行径,只会被观众抵制。
大刀阔斧的爆改后,强行上演一出热烈的 社会主义兄弟情,也是赤裸裸的自取其辱。
国产剧到底有多爱翻拍?
无IP,不成活
爱翻拍的国产剧,主要分为以下几大类。
NO.1 抄国外
你说欧美剧尺度大、中西方文化差异大,不好抄,那抄近点的邻国,总没问题吧?
结果被奉为经典的《东京女子图鉴》,原版是一部 独立女性奋斗史:
本土化之后,成了一部“捞女图鉴”。
女主陈可,从公司前台到office lady,每份工作几乎全靠男人介绍:
原版里有各种各样、形形色色的东京女子,比如只养猫狗,坚持丁克,大胆diss政府的富婆:
有工作能力一流,却总是深陷不伦恋的漂亮姐姐:
有日本街头随处可见的,靠穿着短裙跳舞给各位带去勇气的年轻女孩:
而国产版的女子们,是千篇一律的脸谱化。
有逛街时囊中羞涩,打电话给只见过一次面的有钱男人,让他来买单的女孩:
还有毫无工作能力,靠潜规则升职加薪的整容女:
最过分的是,原版中气场强大、圈粉无数的女上司:
国产版里,在北京坐拥四套房和一堆奢侈品的大boss,对女主语重心长地说:能赚这么多钱也不是算自己奋斗的,是靠了两次婚,拿赔偿金的。
如果说6.3分《北图》算勉强及格,那国产版《深夜食堂》实在是惨不忍睹。
翻拍让评分从9.2评暴跌到2.3,被全方位碾压。
日版的《深夜食堂》改编自同名漫画,讲述了每个午夜12点,在城市某个不起眼的角落里,一家居酒屋的恬淡日常。
大家喝着小酒,吃着钟情的食物,卸下一天的疲惫,谈论着遇到的趣事,或是独自品味忧愁:
在食物的香气里,在深夜特有的静谧和食堂里的袅袅暖意间,一段段充满人情味的故事,被娓娓道来。
小林薰演的居酒屋老板,高挑、瘦削,脸上的刀疤还原了漫画,诉说着“他也不是一个没有故事的男同学”,自带一丝沧桑和神秘:
而黄磊演的店老板,让你小小的眼睛里充满大大的疑惑:日料店油水这么好吗???
更令人发指的是,深夜食堂无美食。
日版的菜谱长这样,都是一些别致的家常菜:
国产版,请观众吃啥呢?
现实中不可能存在的,老坛酸菜牛肉面:
油条裹了个面皮,冒充它是煎饼果子:
只给两块的“精致”红烧肉:
两个问题:
1.大半夜吃面还说得过去,不会真的有人宵夜吃煎饼果子、红烧肉吧?
2.居酒屋卖天津煎饼、上海红烧肉,是无国界食堂?
不是吹毛求疵,这些逻辑硬伤未免也太可怕了。
最不能忍的,是国产版《深夜食堂》里,那些无处不在的广告。
菜刀、泡面、汤圆、菜油、果酒、啤酒、白酒、可乐、面膜、粉饼、手机、垃圾袋、自行车、骨瓷水杯、运动品牌,银行、二手房APP...
只有你想不到,没有它不敢植入的广告
“酸菜是肠道的清洁工”,演员的台词就是广告词,还有比这更羞耻的吗?
没有居酒屋文化,却强行翻拍,混搭本土特色和密集广告,最终连网剧都不如,沦为四不像。
或许它唯一的贡献,就是为大家起筷吃面提供了无数沙雕表情包:
中国没有宵夜文化吗?
蝉主第一个双手双脚不同意。
比起卖泡面的居酒屋,隔壁的《人生一串》不香吗?
NO.2 抄自己
这类翻拍不限题材,有IP就抄。
古装偶像剧 的巅峰,是被芒果台循环播放20年的《还珠格格》,但别忘了在老还珠之后,还翻拍过黄奕的颠覆版还珠:
李晟版的低配版还珠:
真的,不是眼睛大就等于活泼、灵动。
退步的妆发,浮夸的演技,无一不在劝退观众。
无论哪个版本,都不能再复制1998年的童年回忆。
翻一部,糊一部。
赵薇之后,再无小燕子:
仙侠剧,蝉主已经吐槽过充斥着廉价网红审美的《新白娘子传奇》,美颜滤镜一口气开到十级,白娘子戴着大直径美瞳,眼神清澈:
最熟悉的许仙,躺在草丛中的样子像极了睡美人,更像极了杜莎夫人蜡像馆里新添置的一尊古风蜡像:
比起“医美版许仙”,28年前的“铁T版许仙”更值得怀念,毕竟那是av画质也挡不住的甜:
偶像剧,看完2018版《流星花园》,蝉主想给以前骂过的雷阵雨道个歉:
这版的摄像师有蜜汁审美,爱拍杉菜的小短腿:
比起女主的身材、颜值,槽点更大的,是全剧始终贯穿着一种低龄化的沙雕画风。
道明寺虽然长得帅,泡妞套路却宛如小学生:上课给你送零食,补习功课,打游戏帮你充金币。
言承旭版的道明寺,打开方式是这样的:每个月给你十万,不限额度的卡随便刷,每天专车接送,护肤中心随便用。
“只要我高兴,连巴黎铁塔都可以买给你。”
短短十几年,道明寺也家道中落了吗?
这届道明寺不但抠,“霸道”起来也让人害怕。
被女主骂是“社会蛀虫”,操起外卖就往杉菜头上一顿暴扣:
咋回事,说好的“看起来花心,但是尊重女性”呢?
服化道,一夜回到解放前。
滕堂静送杉菜鞋子的时候说:
“每个女生都应该有一双好鞋,一双好的鞋子会把你带到你想去的地方。”
嗯,每个女生都应该拥有的好鞋子长这样:
《流星花园》里,花泽类有个安慰杉菜的名场面:
“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,如果能倒立起来,这样原本要流出来的泪,就流不出来了。”
虽然中二,但原版拍得很清新,透露着花泽类的忧郁外表下的孩子气。
而新版的倒立,是这样的:
心情可以乱,发型不能乱。
花泽类的反重力刘海,很强
如果把画面倒转,你会发现:竟然是镜头在倒立?
武侠剧,管你是金庸还是古龙,都逃不掉被“炒冷饭”的命运。
这些年,我们拥有过各色绝美的小龙女,比如纯欲风的潘迎紫:
一眼万年的李若彤:
仙气四溢的刘亦菲:
2014年,小龙女开始画风突变...
坏消息:毁经典的新版又来了。
这回的小龙女,带着网红感十足的韩式一字眉,和浓重的鼻影上了热搜。
网友们终于忍不住,发起P图大赛,动手帮她改妆...
NO.3 抄小说 、抄游戏
这个类别很容易出爆款,当年的《仙剑奇侠传》就是翻拍自游戏。
前段时间的《鬓边不是海棠红》,也改编自同名网络小说。
《鬓边》是部耽改剧,因为各种原因,两位男主之间没有大胆、赤裸的感情戏,而是大打擦边球,强行升华了一段“社会主义兄弟情”
“总觉得欠他什么”,是知己?
中国就没有
拿得出手的翻拍剧了吗?
这么数下来,中国好像真的没有拿得出手的翻拍剧?
蝉主想安利一部,国产翻拍剧的教科书:刚刚完结不久的《龙岭迷窟》。
改编自大热IP“鬼吹灯”,主演是 潘粤明 老师:
盗墓题材,服化道很走心:
下了墓,是各种紧张和刺激:
小说里的名场面,都被一一还原了:
选角合适,配乐精准。
从主演到群演,全员演技在线,没有一个掉链子。
配色和摄影也值得夸:
一部网剧,愣是拍出了电影质感。
如果国产翻拍剧都按这个标准来,观众们还会骂吗?
缺乏原创力的国产剧,
还能走多远?
翻拍成疾的国产剧,根本原因是缺乏原创竞争力。
从内因上看,创意匮乏是最大的问题。
写原创剧本,时间成本太高,不如直接翻拍大热IP来的快?于是就都想走捷径,对创作缺乏敬畏之心。
其次,资本泛滥。
“炒冷饭”的行径,根本就无关创作本身,不过是一场为了圈钱、强捧新人的资本游戏。
新版《绝代双骄》里的花无缺
从外因上看,网红审美走俏。
市场偏爱少女感,也需要小鲜肉。
十级美颜滤镜,已经容不下一张真实的脸。
连影后周迅,都要被逼得开滤镜
如果拿国产剧跟英剧、美剧比,落差更大。
别人85岁的老戏骨,还在挑大梁:
《美国恐怖故事》
我们这边却是清一色不敢老、不敢丑的女神,不敢倒立的小鲜肉。
别人的电影咖转战电视剧,拍的是惊悚悬疑、烧脑科幻;我们这边是千篇一律的古偶:
和宫斗:
别人女性独立、人工智能、反乌托邦式寓言拍了个遍;我们还在谈情说爱,顺便穷亲戚吸血...
不可否认,国产剧和英美剧之间的确有着文化、历史、工业水平上的差距。
但如果总是自己抄自己,甚至连自己20年前的水平都赶不上:
那只能称之为全面倒退、市场畸形。
抵制烂俗翻拍,从“在看”开始
我们专注于人类脑洞开发的事业,对艺术作品、潮流文化、网络热点进行野鸡式播报,在毁灭你的人生观、价值观同时,向世界传递我们的虚情假意。
【未经许可 | 禁止转载】
投稿、媒体、商务合作
”
/ 推 荐 文 章 /
网友评论